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加入最愛 | 相關連結 | 聯絡我們 |
| English |
2021關節鏡醫學會冬季研討會
 
Home > PTNEWS 雙月刊


第 112 期 【 專業論壇 】 身體活動量與死亡率、癌症和阿茲海默病的關係
4


吳英黛

2011年8月Lancet期刊線上發行的’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降低死亡率和延長壽命之最低身體活動量)一文1曾出現在國內各大報紙的頭版頭。除了這是攸關民眾健康的重要資訊外,我想部分原因或許與作者為本國人、且是以國人的資料分析所得,並得以躍上國際頂尖期刊有關,對我的震撼則是(1)研究結果與我們一般的認知有些不同;(2)受試者人數極多、研究資料收集時間很長,但研究工具並不繁複,也不需太多的花費,且聽我細細道來。

規律的運動可促進健康,近年來發現休閒時的身體活動也有促進健康的效果。世界衛生組織提倡每週至少要有150分鐘(每天30分鐘,每週5天)中等強度的運動,以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而Lancet這篇期刊的研究認為每天至少15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即可以降低所有死因和所有癌症的死亡率,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每天15分鐘運動顯然較30分鐘容易達成,有些顛覆已知的研究,是第一個震撼。其次,此一研究受試者包括199,265位男性和216,910位女性、年齡在20歲以上的國人,請不要懷疑,的確是41萬餘人,正確數字是416,175位。從1996年至2008年長達12、13年間、每位受試者每年需接受一次定期追蹤,研究工具則僅為身體活動的問卷,問卷主要包含疾病史(如代謝症候群、慢性腎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生活型態、身體活動的種類、強度(分成4個等級:輕、中、中強、高強),將身體活動量(= 強度 × 時間)分成五個等級:不活動(<3.75 MET-小時)、低(3.75-7.49 MET-小時)、中(7.50-16.49 MET-小時)、高(16.50-25.49 MET-小時)和極高(≧25.50 MET-小時)。研究人員根據受試者的運動強度分成中強度(包括輕和中強度,輕度為2.5 METs、中強度為4.5 METs)和高強度運動組(運動強度為中高和高強度,分別定義為6.5 METs和8.5 METs),再以全國死亡檔和癌症資料庫作分析。

我國學者這篇世代研究在所有死因死亡率(all-cause mortality)的結果上,顯示在考慮了13個干擾因子(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工作所需的勞力程度、抽菸、飲酒、空腹血糖、收縮壓、總膽固醇、身高體重指數、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癌症病史)後,不活動組的死亡風險比(hazard ratio)比低身體活動量組多出17%。而在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休閒身體活動的族群(意即高和極高身體活動量者)中,身體活動量越大的人,所有死因死亡率的下降越大。每天至少15分鐘的運動後,每增加額外的15分鐘運動,可帶來額外4%死亡率的下降。與不活動度相比,低身體活動量組30歲的男性受試者可以多活2.55年,女性則可以多活3.10年;達到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休閒身體活動的30歲男、女性則分別可以多活4.21 年和3.67年。

至於所有癌症死亡率(all-cancer mortality)及發生率(incidence)的方面,則發現在控制13個干擾因子後,不活動組的所有癌症風險(all-cancer risk)比低身體活動量組多出11%。與不活動組相較,低運動量組以及每週至少有150分鐘中等強度休閒身體活動的3組受試者(中、高和極高身體活動量者)的所有癌症死亡率和發生率顯著較低。當身體活動量越大時,在所有癌症死亡率及所有癌症發生率的下降也較多。在每天至少15分鐘的運動後,每增加額外15分鐘的運動,可帶來額外1%的所有癌症死亡率下降。即使排除了有癌症病史、心血管疾病病史以及在研究前3年去世的受試者之後做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類似的現象仍然存在。

2012年讓我個人覺得更有意義的文章則是一篇討論身體活動量與阿茲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簡稱AD)的文獻,2比起活的久或罹患癌症,顯然我就像一般人或許更在意或擔心罹患阿茲海默病,將簡單的結果與大家分享。這篇研究的受試者是記憶和老化研究中的一部份,自2005年起平均追蹤893名有完整認知和10日腕動計(Actigraphy)資料者(平均年齡為81.6±7.1歲)4年,其中有71名罹患阿茲海默病,發現在調整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後,身體活動與阿茲海默病的罹患風險相關(風險比0.477,95%信賴區間為0.273-0.832)。活動情形在10百分位者罹患阿茲海默病的可能是活動情形在90百分位者的兩倍。在排除中風、帕金森症等可能影響認知的族群或2年內罹患者之後的敏感度分析結果顯示此一關係依舊顯著。繼續用自訴的生理、社會和認知活動以及當下動作功能、抑鬱、慢性病和APOE 等位基因(allele)狀態調整後,身體活動與阿茲海默病的關係依然顯著。

現代忙碌的生活常常讓大家沒時間運動,尤其在東方社會,缺乏運動更是普遍的現象,民眾即使做些運動,也不知道運動要到什麼程度、運動多久才算對健康有益。根據上述研究,每天至少15分鐘的中強度運動可以降低所有死因和所有癌症死亡率,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顯然是一個很好的開始,運動的習慣一旦養成,可能也會漸漸增加運動的時間,進而改變缺乏運動的現象,帶來在其他健康方面的益處。第二篇文獻則是鼓勵老年人應該維持或增進活動,以降低老人失智的風險,切莫以老做藉口而不活動。這兩篇研究探討身體活動與老年人關心的兩大病症(癌症和阿茲海默病)之間的關係,顯示身體活動可能帶來的好處,然而並無法定義身體活動可帶來所有健康益處的閾值,以及活動時心情的影響,例如以放鬆或趕著上班的心情活動是否對健康效果一樣,進一步的研究仍極需要,這也是目前身體活動相關研究上的限制或值得再探討的所在。

參考文獻

  1. Wen CP, Wai JP, Tsai MK, Yang YC, Cheng TY, Lee MC, Chan HT, Tsao CK, Tsai SP, Wu X. Minimum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for reduced mortality and extended life expectanc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2011 Oct 1;378(9798):1244-53.
  2. Buchman AS, Boyle PA, Yu L, Shah RC, Wilson RS, Bennett DA. Total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risk of AD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er adults. Neurology. 2012 Apr 24;78(17):1323-9.




 
 




公會Logo下載

台灣物理治療所地圖

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