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加入最愛 | 相關連結 | 聯絡我們 |
| English |
2021關節鏡醫學會冬季研討會
 
Home > PTNEWS 雙月刊


第 112 期 【 專業論壇 】 中風病人物理治療之新觀點
5


吳英黛

學者認為慢性中風病人運動能力、心肺適能約僅是一般人的1/2至2/3,神經學上的損傷可解釋的部分不到1/3,很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不活動。Baert等人追蹤中風病人3個月到一年的心肺適能,發現並無太大變化,尤其是發病前較不活動者、糖尿病或中風嚴重者其改善少,活動量不足是原因之一。1 中風病人運動能力或心肺適能的不足可能進一步影響其日常生活功能的表現、疲乏程度,甚至有研究認為心肺適能低者、存活率亦低。

近年來許多學者以心臟復健所強調之有氧運動的概念來訓練輕中度或慢性中風病人,發現不但可改善中風病人的運動能力、行走速度,還能增加中風病人的活動量。若採水中有氧方式或加入平衡的訓練,有些學者認為還可改善中風病人的平衡能力。Lam等人以步行機訓練慢性中風病人,發現可改善10米行走測試和最大攝氧量,進步的情形有不小的個人差異,但其改善量與訓練前狀況無關。皮層下受傷(subcortical lesion)者的進步較腦皮層受傷者為大,而腦左側和比較近期中風者,其六分鐘行走距離進步也較多,訓練強度是唯一可預測改善情形的變數,其他變數均無法預估可改善的程度。2 Jørgensen等學者對中風病人採用12週、每週5次、每次1.5小時含步行機、重力和有氧運動的門診加強式的訓練計畫,發現除了可增加62%的行走速度之外,還可下降收縮壓和舒張壓各10及11%。以8週內的進步最為明顯,進步的情形和病人慢性程度、年齡或功能程度無關。3 類似這樣的有氧訓練或任務取向之有氧訓練帶給中風病人的好處,還包括了動態步態指標(dynamic gait index)、骨密度、心理、認知、生活品質等的進步或提升。4

在改善心血管危險因子方面,發現包含有氧運動的訓練可降低血壓約10%,3步行機的有氧訓練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有助於血糖的調控。5 最近一篇文獻則徵召了100名一年內發生暫時腦缺血或輕微中風的病人,其中80人完成了6個月整合性心臟復健(comprehensive cardiac rehabilitation),包括50次20-6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訓練,訓練後除了在有氧容量有明顯進步(+31.4%)外,其他顯著改善的心血管危險因子包括:總膽固醇(-0.30 mmol/L)、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比 (-11.6%)、三酸甘油酯 (-0.27 mmol/L)、腰圍(-2.44 cm)、身體質量指數(-0.53 kg/m2)和體重 (-1.43 kg),非吸菸比例也明顯增加。但在低密度脂蛋白(-0.2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0.06 mmol/L)、收縮壓(-3.21 mm Hg)和舒張壓(-2.34 mm Hg) ,則無統計上顯著的改變。6 這是目前為止是對心血管危險因子探討最為全面的研究報告。

一般認為輕-中程度的中風病人參與心臟復健只要訓練計畫設計得宜,應可以達到一般建議之訓練量,有助於上述心血管危險因子的控制外,未來研究或也可能發現訓練後有類似心臟病人在交感活性、內皮功能、發炎指數和血液學參數上正向的改變,因而可降低中風再發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甚至死亡率。

參考文獻:

  1. Baert I, Daly D, Dejaeger E, Vanroy C, Vanlandewijck Y, Feys H. Evolution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fter stroke: a 1-year follow-up study. Influence of prestroke patients' characteristics and stroke-related factors.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12;93:669-76.
  2. Lam JM, Globas C, Cerny J, Hertler B, Uludag K, Forrester LW et al. 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treadmill exercise in stroke survivors. Neurorehabil Neural Repair. 2010;24:567-74.
  3. Jørgensen JR, Bech-Pedersen DT, Zeeman P, Sørensen J, Andersen LL, Schönberger M. Effect of intensive outpatient physical training on gait performance and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people with hemiparesis after stroke. Phys Ther. 2010;90:527-37.
  4. Eng JJ. Fitness and Mobility Exercise (FAME) Program for stroke. Top Geriatr Rehabil. 2010;26:310-323.
  5. Ivey FM, Hafer-Macko CE, Macko RF. Exercise training for cardiometabolic adaptation after stroke. 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 2008;28:2-11.
  6. Prior PL, Hachinski V, Unsworth K, Chan R, Mytka S, O'Callaghan C, Suskin N. Comprehensive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or mild stroke: I: feasibility and risk factors. Stroke. 2011;42:3207-13.




 
 




公會Logo下載

台灣物理治療所地圖

文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