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加入最愛 | 相關連結 | 聯絡我們 |
| English |
2021關節鏡醫學會冬季研討會
 
Home > PTNEWS 雙月刊


第 109 期 【 專業論壇 】 淺談運動治療和處方
5


吳英黛

國內物理治療仍以神經肌肉、肌肉骨骼系統疾患為主要對象,物理治療同仁們普遍認為運動處方是心肺物理治療領域所特有,多不加重視,其實不論那個領域都應有運動處方的概念。當然神經肌肉、肌肉骨骼系統疾患在運動處方或訓練時有其特殊之處,是應加以注意和修正訓練計畫之處的,但運動處方的概念不變。以下僅就有氧和阻力運動訓練的處方原則加以闡述,略去骨科組常用的伸展運動或神經組常用的平衡運動。

運動處方的要素包括種類、時間、頻率、強度和進展,一般所謂的劑量(volume),是時間、頻率、強度三者乘積的和,劑量進展的原則應視個人狀況、循序漸進。,如同藥物使用一樣,運動量過少可能無效、無法帶來對健康的益處,過多則可能帶來不適或傷害,因此處方要兼顧劑量的要素。無論有氧或阻力運動,原則上都會選擇全身性或大肌群的訓練,各專業團體的臨床指引在種類、次數略有不同,大致原則請參見下表。

種類 時間/次 頻率/週 強度
有氧運動 有節律性的大肌群活動 30分鐘 5-7 60%最大攝氧量或儲備量
阻力運動 8-10種運動 8-12 重複數、2-4回合 2-3 60%-80% 1RM

骨科物理治療師常用局部的肌、耐力訓練,如頸、腰以及如肩、膝等關節部位肌肉的訓練,或是核心肌群的訓練,除了可利用上述處方的原則之外,可能比心肺組更強調等長/等張/等速運動以及閉鎖鍊/開放鍊的運動的差異,以及一些競技相關的應用,如加強訓練(plyometric)等。但是當神經肌肉骨骼系統問題成為慢性狀態,如慢性下背痛、慢性中風患者,通常他們的健康問題的因素已相當複雜,文獻上可看到一些創新的做法來改善,如今年發表的一篇文獻(Spine 2011; 36:842-849)所探討的擬似攀岩運動訓練對慢性下背痛的療效,我們隱約可看到以大肌肉群的全身活動來訓練核心肌肉,改善心理,面對疼痛態度層面上的意義;再如上期我們談到的慢性中風病人再加老化、不活動影響的案例,發現我們應常常跳脫專科的概念,從病人的問題或需求去訂定目標,而採用較為巨觀的作法給予有氧和阻力運動訓練,至少每天30分鐘或一週150分鐘中強度的有氧運動,以及每週2-3次如上表所述的阻力訓練劑量來協助病人、改善健康。

對心肺物理治療的治療師而言,常見的病患族群除全身性運動處方外,也常須採局部性運動以減輕病人一些身體的不適,如很多慢性阻塞型呼吸系統疾患,其肩和脊椎的活動僵硬、有不適和姿態(posture)上的問題,是可藉由一些局部運動加以改善的;再如心臟移植患者,可能有骨重不足或骨質疏鬆的問題,也需要運動治療和運動處方;三高、代謝症候群患者體重過重,也會影響到下肢的關節、產生症候。在老年社會,每位民眾中老年後的共併症增多,PT應在運動方面也有全人(holistic)的概念,將運動治療做得更好,運動處方更精準。另外,我還要提到運動治療的趣味性或娛樂活動的重要,或許也可算是ICF的應用吧?報載一位OA knee病人主訴在練習國標舞後,OA症狀好了許多的報導,是由活動來促進功能、改善損傷(impairment)的實例。

病人求診科別會因個人偏好而不一,例如當婦女有骨重不足或骨質疏鬆的問題時,雖然可能因疼痛來到復健科求診,除了處理疼痛的問題外,希望治療師也注意到病人骨重不足或骨質疏鬆的問題,著眼病人整體的健康,輔以承重的阻力和有氧訓練方式和原則來做肌肉訓練,提供病患做最完整、適當的運動處方。若病人因骨重不足或骨質疏鬆的問題,去到婦產科、骨科、內分泌科求助時,我們希望民眾不論是看哪一專科的醫師,希望也能讓物理治療參與、提供精準、有效的運動訓練建議給民眾,各科醫師都能轉介物理治療,才是對民眾健康最大的保證。





 
 




公會Logo下載

台灣物理治療所地圖

文字版